家用 All in One 服务器环境搭建 (十二) - DDNS 动态域名解析
很多地方的家用宽带都支持 IPv6, 并且下发的是前缀长度为 60 的地址, 这就意味着可以给家中每一台设备分配一个公网 IPv6 地址, 也使得从公网访问自己的服务成为可能
很多地方的家用宽带都支持 IPv6, 并且下发的是前缀长度为 60 的地址, 这就意味着可以给家中每一台设备分配一个公网 IPv6 地址, 也使得从公网访问自己的服务成为可能
利用 Calibre-web 搭建一个在线电子书库, 提供整理, 刮削等多种功能, 并支持添加自定义刮削源
Jellyfin 是一个开源影音管理系统, 支持对音视频文件进行整理和自动刮削. 配合核显直通可以在 Jellyfin 中调用 N5095 核显进行硬件解码
借助 hyperlink 宏包在 LaTeX 文档中插入超链接, 避免网址中特殊符号导致的美观和编译错误问题
用个人电脑挂 PT 下载虽然简单方便, 但是要保持电脑长期在线, 麻烦也浪费. All in One 小主机长期 24 小时运行, 是 PT 下载和做种的不二人选. 可以基于 Transmission 搭建一个简单好用的 PT 下载站
All in one 服务器是家庭网络中枢, 降低出故障机率并在可能的故障之后迅速恢复是获得良好家庭网络体验的前提
PVE 支持备份虚拟机或为虚拟机创建快照, 方便故障时直接从备份或快照恢复
由于一些众所周知的原因, 国内直连 GitHub 经常遇到问题, 为 git 设置代理可以解决该问题
容器化对于个人来说最大的好处就是方便了软件的部署和管理. 以前安装软件可能需要若干步骤并处理若干依赖项, 现在一行命令或者一个配置文件就可以搞定
N5095 这样的 CPU 只做一个软路由有点暴殄天物了, 于是可以在上面跑几个虚拟机当个 NAS 用, 在虚拟机中配置网络文件共享成功家庭存储中心
网上有很多订阅转换服务, 从机场获得的订阅链接只要转换一下就能得到 Clash 的订阅, 这里简单讨论一下这些订阅转换的原理
在 PVE 中安装 Openwrt 作为主路由拨号上网, 同时运行 OpenClash 科学上网, 以及 Wireguard 作为 VPN 网关. 为了提升性能和降低 CPU 负载, 还配置了网卡直通
Portainer 支持自动从 GitHub 仓库拉取 Docker Compose 配置文件, 这给集中化管理 Docker Compose 并进行版本管理提供了很多便利
PVE (Proxmox Virtual Environment) 是一个开源, 稳定的虚拟化平台, 基于 Debian , 并使用了经过修改的 Linux 内核, 支持丰富的虚拟机管理功能
尽管 PowerPoint, Keynote 等工具已经足够好用和强大, 但是能够直接从 Markdown 文稿生成 slides 的工具还是成为了我最青睐的工具
在小主机上搭建一个集软路由, 存储服务器, 影音库, 云端书库等各种应用于一体的 All in One 服务器
机场订阅一般都包含必要的规则集, 但是实际使用中往往需要自定义一些规则. 直接在机场提供的规则中修改, 订阅更新时这些修改也会被覆盖. 好在还有一些方法可以对自定义配置进行分离管理
Cron 是一个实用的 Linux 工具, 可以利用它定时执行命令或脚本, 从而将很多流程自动化执行
Docker 及其相关的软件出现晚, 发展快, 各种版本非常繁多, 很多 Linux 发行版的官方仓库收录可能也比较过时, 因此 Docker 和相关软件包的安装可能与其他软件不太一样
从使用 Hexo 框架自建站点到使用 Next.js 框架部署在 Vercel, 记录一下重构博客过程中的思考